SCA Brewing咖啡師證照考試內容 VS SCA Barista Skills義式咖啡師證照考試內容
在專業咖啡領域中,SCA (Specialty Coffee Association,精品咖啡協會) 所提供的證照課程涵蓋了咖啡知識與技能的方方面面。其中最常被關注的兩大模組,即為 SCA Brewing (咖啡沖煮) 與 SCA Barista Skills (咖啡師技術)。這兩大模組所涵蓋的範疇、考試內容與學習重點皆不盡相同,卻又相輔相成。以下將針對二者的課程層級、核心內容與考試重點,做出詳細的對照與說明,協助有志於取得專業咖啡證照的你,深入了解這兩項證照的價值與差異,並更有效地規劃學習之路。
一、SCA Barista Skills (咖啡師技術) 模組總覽
(A) Barista Skills Foundation (基礎級)
- 適合對象
- 初學者或想系統性學習咖啡師入門技巧的愛好者。
- 了解咖啡基本概念以及最基礎的操作技能,如研磨機調整、萃取義式濃縮咖啡 (Espresso) 與打奶泡。
- 課程重點
- 咖啡豆:了解阿拉比卡 (Arabica) 與羅布斯塔 (Robusta) 種類及新鮮度對風味的影響。
- 工作空間與流程:正確操作咖啡機 (Espresso Machine) 與研磨機 (Grinder);維持整潔與安全。
- 咖啡萃取流程:基本的研磨機刻度設定、分配咖啡粉 (Distribution) 與壓粉 (Tamping) 技巧。
- 義式濃縮品評:認識風味感官描述。
- 打奶泡 (Milk Steaming) 與奶泡品質:奶泡的溫度控制與基本拉花 (Latte Art) 入門技巧。
- 清潔與衛生:安全與衛生操作、器具保養。
- 考試內容與通過標準
- 筆試:基礎理論考核,通過率 60%。
(B) Barista Skills Intermediate (進階級)
- 適合對象
- 已具備一定咖啡師經驗,想進一步提升並優化咖啡品質的從業者或愛好者。
- 希望了解「為什麼」某些萃取數值或參數設定能影響咖啡品質,並開始著手管理整體營運與流程。
- 課程重點
- 咖啡豆:探討阿拉比卡 (Arabica) 品種、風土 (Origin) 與後製處理法 (Processing) 對風味的影響;烘焙度 (Roast) 與咖啡溶解度的關係。
- 工作空間與流程管理:操作不同類型磨豆機 (Grinder Burrs) 以獲得理想的萃取效率;雙人協作與工作效率。
- 萃取與咖啡濃度:理解萃取率 (Extraction)、濃度 (Strength)、萃取時間與參數之間的互動;利用折射儀 (Refractometer) 進行量測。
- 奶泡技術與拉花:進階打奶泡與多種花式拉花技巧,符合 SCA 奶泡標準 (Foam Standard) 與拉花標準 (Latte Art Standards)。
- 顧客服務與基本營運:了解成本控管、庫存管理與服務流程等基本咖啡廳運營概念。
- 考試內容與通過標準
- 筆試:理論考核,70% 為通過門檻。
- 實作考核:須通過研磨機校正、義式萃取、拉花等操作測驗。
(C) Barista Skills Professional (專業級)
- 適合對象
- 從事咖啡師工作至少一年以上,並有系統化學習以及實際操作經驗的專業人士。
- 希望成為「主管級」咖啡師,負責帶領團隊、研發菜單、維持咖啡品質一致度。
- 課程重點
- 咖啡豆:深入探討咖啡品種 (Variety)、栽培品系 (Cultivar) 與不同處理法 (Processing) 的影響;脫因 (Decaffeination) 與咖啡包裝、儲存。
- 義式濃縮萃取與配方研發:萃取參數的量化管理,包括溫度、壓力與風味間的關聯性;深入了解鍋爐系統 (Boiler Systems) 與壓力系統 (Pressure Systems)。
- 感官分析 (Sensory):更進階的風味描述方法與咖啡品質評估模式;探討咖啡酸質 (Acidity)、機構化風味評測。
- 奶泡技術:瞭解牛奶的成分、加工,以及溫度、酸度與脂肪對奶泡穩定度的影響;SCA 最高標準拉花 (Latte Art) 技巧。
- 營運與成本控管:深度認識財務概念、商品成本與訂價策略;帶領團隊維持高品質咖啡製作。
- 考試內容與通過標準
- 筆試:理論考核,通過門檻為 80%。
- 實作考核:必須於各環節達到規定分數,包括萃取技術、配方調整、拉花穩定度與工作流程管理。
二、SCA Brewing (咖啡沖煮) 模組總覽
(A) Brewing Foundation (基礎級)
- 適合對象
- 對各種咖啡沖煮 (Manual Brewing) 方法感興趣,且想學習基礎知識與操作技巧的初階學員。
- 課程重點
- 沖煮器具 (Brewing Devices):自動滴濾 (Automatic Drip) 與手沖 (Manual Pour-over) 裝置等常見沖煮方法。
- 沖煮七要素 (Elements of Brewing):水粉比 (Coffee to Water Ratio)、研磨度 (Grind Size)、水溫 (Temperature)、浸泡時間 (Brew Time)、攪拌 (Turbulence)、水質 (Water Quality) 與濾材 (Filter Media)。
- 風味分析 (Brew Analysis):如何透過感官感受咖啡的平衡度與濃度 (Concentration),理解在基礎級範疇下的「好咖啡」指標。
- 清潔與維護:沖煮設備的基本清潔與保養。
- 考試內容與通過標準
- 筆試:基礎理論考核,通過率 60%。
(B) Brewing Intermediate (進階級)
- 適合對象
- 已有手沖、滴濾等咖啡沖煮經驗,並想更深入探究如何調整萃取參數以提升風味的咖啡愛好者或專業人員。
- 課程重點
- 沖煮科學:更深入的「沖煮七要素」,分析不同研磨度對萃取的影響;咖啡與水接觸時間對風味的改變;攪拌與濾紙材質的感官影響。
- 量化萃取:使用折射儀 (Refractometer) 進行咖啡濃度 (Strength) 與萃取率 (Extraction) 的測量,並使用 SCA Brewing Control Chart (沖煮控制圖) 進行風味解析。
- 器具操作:熟悉多種手法,如虹吸 (Siphon)、法式濾壓壺 (French Press)、自動濾滴機 (Automatic Filter Brewer) 等。
- 問題診斷:學習如何從「過度萃取 (Over-extraction)」或「不足萃取 (Under-extraction)」中回推問題並加以修正。
- 清潔與維護:沖煮設備與研磨機的保養,以及水質管理對設備的影響。
- 考試內容與通過標準
- 筆試:理論考核,70% 為通過門檻。
- 實作考核:含辨別不同萃取狀態、正確使用各式沖煮器具,並能針對問題配方進行改善建議。
(C) Brewing Professional (專業級)
- 適合對象
- 已擁有進階沖煮經驗,且想以更科學化、全方位角度研究咖啡沖煮的專業咖啡人士。
- 期望成為針對咖啡品質管理、客戶需求提供專業建議的「咖啡沖煮顧問」或「培訓講師」。
- 課程重點
- 深度沖煮理論:粒徑分布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的測量與對風味的影響;高階水質指標 (如硬度、pH、鹼度) 與水處理方式對風味的關聯。
- 沖煮控制圖的精熟應用:熟練運用 SCA Brewing Control Chart 進行研磨度、萃取率、濃度、風味等多變量的交叉分析。
- 感官評估:從化學成分、感官描述與杯測 (Cupping) 技術中提升對咖啡沖煮的理解度。
- 設備維護與故障排除:更深入掌握研磨機刀盤 (Burr) 的更換時機、水質管理、過濾系統等。
- 商業應用:可為不同咖啡店或客戶量身訂製沖煮方案,確保穩定且高品質的沖煮流程。
- 考試內容與通過標準
- 筆試:理論考核,80% 為通過門檻。
- 實作考核:必須於各環節達到 80% 的要求,包括沖煮參數精準調整、問題排除與風味呈現。
三、Barista Skills vs. Brewing:學習方向與應用範圍大不同
- 課程核心與操作重點
- Barista Skills (咖啡師技術):聚焦在義式濃縮咖啡機 (Espresso Machine) 的萃取、奶泡打發與花式拉花,並延伸至門店管理、顧客服務與營運層面。
- Brewing (咖啡沖煮):深入探討手沖、滴濾、虹吸與其他沖煮法的理論與實作,重點在於科學化的萃取原理與品評。
- 工作機會與職場應用
- Barista Skills:適合想在咖啡廳擔任專業咖啡師或管理者的人員;能熟練操作義式咖啡機、創作拉花並提供優質客戶體驗。
- Brewing:更適用於專業咖啡館、精品咖啡品牌或想成為「沖煮顧問」的人;在開發特色咖啡商品、導入科學萃取流程方面特別實用。
- 技術深度與理論基礎
- Barista Skills:從基本操作,到深入掌握義式咖啡萃取的變化,以及牛奶成分、拉花控制與營運管理。
- Brewing:強調咖啡萃取的化學與物理原理,運用折射儀、沖煮控制圖等工具,分析並優化咖啡風味。
四、如何選擇適合的模組與等級?
- 依照個人職涯目標
- 希望成為全能咖啡師,或專注義式機台操作、奶泡拉花與咖啡廳管理者,可先考慮 Barista Skills。
- 對手沖、虹吸或其他非義式咖啡有濃厚興趣,或想以「科學化沖煮技術」打造專業咖啡服務,可選擇 Brewing。
- 依照目前經驗與需求
- 基礎級 (Foundation):初學者或想打好咖啡基礎。
- 進階級 (Intermediate):已具備一定實作經驗,想進一步透過科學理論或進階技術提升專業度。
- 專業級 (Professional):計畫在咖啡產業深耕或成為顧問、培訓師或管理者,需要更完整、深入的技能與理論。
- 時間與預算規劃
- 不同等級課程時數與費用皆遞增。建議根據工作排程或學習計畫來做好時間分配,同時預留充分的預算以取得最全面的學習體驗。
五、考照後的優勢與發展
- 提升職場競爭力
無論是 Barista Skills 或 Brewing 模組,透過 SCA 國際認證能證明你對專業咖啡知識及實作的掌握度,有助於在競爭激烈的咖啡產業中脫穎而出。
- 成為專業顧問或培訓講師
深入鑽研到 Professional (專業級) 之後,可進一步擔任品牌顧問、技術顧問或在咖啡教育機構與咖啡廳中擔任培訓師。
- 創立品牌或咖啡店
透過對咖啡豆、萃取以及營運管理的認識,能更全面地規劃從咖啡選豆、菜單設計到顧客服務、成本管理等層面,打造更專業的咖啡品牌。
六、結語:雙模組相輔相成,共同打造咖啡生態圈的專業基石
無論你選擇先攻讀 SCA Barista Skills (咖啡師技術) 還是 SCA Brewing (咖啡沖煮),都能讓你對咖啡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前者強調門店營運、義式萃取與奶泡藝術,後者側重手沖理論與萃取科學。兩者並無衝突,反而能相輔相成,讓你在咖啡產業中如虎添翼。
在取得相關證照後,你不僅在技能層面受到國際認可,也能為未來的咖啡職涯奠定穩固基礎。期望透過這篇文章,協助所有對 SCA Barista Skills 與 SCA Brewing 充滿熱情的咖啡人,找到最適合自身的學習路徑,並在充滿風味與創意的咖啡世界中,盡情探索、發揮與成長。
想進一步瞭解或報名課程?
桑卓咖啡研究學院
https://www.alessandrocoffeeacademy.com/
常見問題 Q&A
SCA (Specialty Coffee Association) 是精品咖啡協會,致力於推廣與提升咖啡品質與教育,並制定一系列專業咖啡技能認證。
若你想專精義式咖啡機操作、奶泡與門店管理,建議選 Barista Skills;若你偏好手沖、滴濾或虹吸等科學化沖煮技術,Brewing 模組會更適合。
一般來說不需要特殊先備知識,Foundation 課程從基礎開始教起,任何想系統學習咖啡技術或新手都非常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