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洗咖啡與日曬咖啡的區別
1. 產區與背景簡介
大部分咖啡生產國都會同時使用不同的處理法。
2. 處理法流程
水洗處理法(Washed Process)
- 去果皮去果肉(Depulping): 採收後,先用機器去除咖啡果皮與大部分果肉。
- 發酵和水洗(Washing / Fermentation): 利用發酵和刷洗,使咖啡豆上的果膠(Mucilage)脫離豆表。
- 乾燥(Drying): 將清洗後的咖啡豆放至日曬棚或機械乾燥機中,降低含水率至8-12%。
日曬處理法(Natural / Dry Process)
- 保留果皮與果肉(Whole Cherry Drying): 採收後不去除果肉與果皮,直接將完整咖啡果實攤開日曬。
- 攪拌與翻動: 在日曬過程中需要定期翻動,避免黴菌滋生並確保均勻乾燥。
- 乾燥完成: 待咖啡果實降低含水率至8-12%後,再行去除外層果殼,取出咖啡生豆。
3. 風味與口感差異
水洗咖啡(Washed Coffee)
- 風味特色: 以乾淨度(Clean Cup)與酸質明亮(Bright Acidity)為主,能凸顯出咖啡豆本身的風土條件(Terroir)與品種特性。
- 口感表現: 口感通常較為清爽,酸度層次感較明亮,適合想要品嚐清爽和酸度較明亮的人。
- 常見風味: 柑橘調性、花香或果酸感,焦糖或堅果尾韻等。
日曬咖啡(Natural / Dry Process Coffee)
- 風味特色: 帶有較濃郁的果香與甜感(Fruity & Sweet),有時會出現酒香或熱帶水果香氣。
- 口感表現: 口感豐富厚重,酸質相較可能較低,但甜感更明顯,餘韻較綿長。
- 常見風味: 熱帶水果(如百香果、芒果、鳳梨)或莓果類(如藍莓、草莓)香氣,甚至帶有酒香(Winey)。
4. 優勢與挑戰
水洗處理法(Washed Process)
優勢:
- 能呈現咖啡豆品種與產區的原始風味。
- 乾淨度較高、品質穩定。
挑戰:
- 需要大量用水,對水資源較依賴和可能造成水源汙染。
日曬處理法(Natural / Dry Process)
優勢:
- 甜感與果香更為突出,風味層次豐富。
- 不需要大量用水,對缺水地區或環保角度有益。
挑戰:
- 日曬過程中易受天氣影響,需長時間且密切監控。
- 若處理不當,易發生發酵過度或黴菌問題,導致缺陷豆率上升。
5. 如何選擇?
喜愛明亮酸質與乾淨風味: 適合選擇水洗處理法(Washed Process)的咖啡豆。
喜愛甜感、濃郁果香與豐富層次: 建議嘗試日曬處理法(Natural / Dry Process)的咖啡豆。
結論
水洗咖啡(Washed Coffee)與日曬咖啡(Natural / Dry Process Coffee)在處理方法上有顯著差異,從而形塑出各自獨特的香氣、口感與風味特性。前者以乾淨度與酸質出色聞名,後者則以甜感和多層次著稱。選擇哪種處理法的咖啡豆,可依照個人風味偏好或沖煮需求而定。
常見問答 (Q&A)
Q1. 什麼是水洗處理法?
A1. 水洗處理法(Washed Process)是利用機械去除果皮和大部分果肉,再透過發酵和水洗去除殘留的果膠,最後進行乾燥的處理方式。它能呈現咖啡豆本身的風味,並具有乾淨度與明亮酸質。
Q2. 什麼是日曬處理法?
A2. 日曬處理法(Natural / Dry Process)是在未去除果皮與果肉的情況下,直接將完整咖啡果實攤開進行日曬,待水分降至適宜水平後再去除外殼。此法能保留更多果肉的甜感與香氣。
Q3. 兩者風味上的主要差異是什麼?
A3. 水洗咖啡通常擁有較為乾淨、明亮的酸質與清爽的口感,而日曬咖啡則富含果香與甜感,口感較為厚重,餘韻更綿長。
Q4. 應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咖啡豆?
A4. 如果您偏好明亮的酸質與乾淨的咖啡風味,可選擇水洗處理法。如果您喜歡甜感與濃郁水果香,日曬處理法會是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