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在咖啡豆包裝上看過「帶有佛手柑、茉莉花與蜜桃風味」的描述,但自己喝起來,卻只感覺到「酸」和「苦」?你並不孤單。能夠精準辨識並描述咖啡風味,並非與生俱來的天賦,而是一項可以透過系統化訓練習得的專業技能。
大家好,我們是桑桌咖啡學院。今天,我們將帶你走進專業咖啡師的感官世界,解析如何鍛鍊你的味覺與嗅覺,讓你從一個單純的咖啡飲用者,蛻變為一位懂得品鑑的風味探索家。而你會發現,一堂專業的咖啡課程,正是這趟旅程中最有效率的催化劑。
感官的基礎:嗅覺為主,味覺為輔
首先要建立一個核心觀念:我們感知到的絕大部分「風味」,其實來自於「嗅覺」。舌頭主要負責感受酸、甜、苦、鹹、鮮(醇)等基本味道,而那些複雜的花香、果香、堅果、香料等,都是透過鼻腔後側的嗅覺接受器所感知。因此,感官訓練的重點,在於有意識地將嗅覺與味覺連結起來。
如何開始你的感官訓練之旅?
第一步:建立你的「風味記憶庫」
你無法描述一個你從未體驗過的氣味。訓練的第一步,就是回到生活中,有意識地去「聞」和「嚐」。下一次吃水果時,不只是吃掉它。拿起一顆檸檬,聞它的皮,感受那股清新的柑橘香;切開一顆草莓,記憶它酸甜的氣息。主動去聞香料、堅果、巧克力、花朵,並將這些氣味與名稱牢牢記在腦中。
第二步:從比較中學習差異(三角杯測)
在專業領域,我們常用「三角杯測法」來訓練。方法很簡單:準備三杯咖啡,其中兩杯完全相同,一杯略有不同。品嚐者的任務,就是找出那杯不一樣的咖啡。這個過程能強迫你的感官集中注意力,去辨識風味中最細微的差別,是提升敏銳度的絕佳練習。
第三步:善用工具,例如咖啡風味輪
SCA 咖啡風味輪(Coffee Taster’s Flavor Wheel)是全球通用的專業工具。它將咖啡中可能出現的風味,由內而外、由粗至細地分類。當你喝到一個味道,卻說不出來時,可以對照風味輪,從大的分類開始(例如「果香」),再逐步縮小範圍(是「莓果」、「柑橘」還是「核果」?),最終找到最貼切的描述詞。這能幫助你將模糊的感覺,轉化為精準的語言。
自我訓練的極限與專業咖啡課程的價值
自我訓練是很好的開始,但它有其極限。你可能會遇到瓶頸:你聞到的「柑橘香」,和專家聞到的是同一回事嗎?你喝到的「苦」,是好的苦還是壞的苦?你缺乏一個客觀的「標準」來校準你的感官。
這正是專業咖啡課程,尤其是SCA感官課程,無法被取代的原因。在一堂好的課程中,你將獲得:
- 系統化的感官校準: 透過聞香瓶、標準酸甜苦溶液等專業教具,你的老師會帶領你建立一套客觀、準確的感官標準。
- 即時的專家反饋: 當你描述一個風味時,老師能立即給予你反饋,告訴你是否準確,或者引導你發現那些被忽略的細節。
- 大量且多樣的樣本練習: 課程會提供來自不同產區、不同處理法、不同烘焙度的咖啡豆,讓你能在短時間內密集地接觸和比較各種風味,極大地加速你的學習曲線。
結論:品鑑是一種可以習得的技藝
品鑑咖啡的樂趣,在於能不斷發現杯中那令人驚喜的細微風味。這項能力並非遙不可及,它如同學習任何樂器或運動,需要正確的方法和持續的練習。從建立自己的風味記憶庫開始,有意識地去品嚐生活中的每一個味道。
而當你準備好將這份興趣提升到專業層次時,桑桌咖啡學院的 SCA 咖啡課程將為你提供最專業、最系統化的指導,引領你真正打開通往風味世界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