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踏入精品咖啡的世界,面對各種術語、沖煮方式和琳瑯滿目的豆子,感到困惑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網路上眾說紛紜的資訊,更常常讓人無所適從。到底深焙咖啡是不是比較「濃」?咖啡豆真的不能放冰箱嗎?
大家好,我們是桑桌咖啡學院。今天,我們整理了咖啡新手最常遇到的幾個問題,為你一次破解常見迷思。建立正確的觀念是享受咖啡的第一步,而當你想要進一步深入探索時,一堂系統化的咖啡課程將會是你最好的嚮導。
新手必看的咖啡迷思破解
深焙咖啡的咖啡因含量比較高嗎?
這是最經典的迷思。恰好相反!咖啡因在烘焙過程中會少量流失,因此,如果以「相同重量」的豆子來比較,淺焙豆的咖啡因含量會略高於深焙豆。大家覺得深焙咖啡比較「提神」,主要是因為其濃烈的苦味所帶來的心理暗示。
Espresso的咖啡因比手沖咖啡多?
其實,咖啡因的多寡,最主要還是取決於咖啡豆的品種。以兩大主流品種來說:
Robusta(羅布斯塔) 的咖啡因含量大約是
Arabica(阿拉比卡) 的 2~3 倍。
在義式 Espresso 配方中,常常會加入 Robusta 來增加濃度、萃取率與 crema(咖啡油脂)。尤其是一些平價或商業量產的義式配方中,Robusta 的比例通常較高,因此這類 Espresso 的咖啡因含量相對較高。
相對地,一般人做手沖咖啡時,幾乎只會選用阿拉比卡豆,因為 Robusta 的風味粗糙、苦味強烈,並不適合手沖這類講究層次與乾淨度的萃取方式。因此從原料層面來看,Espresso 確實常常比手沖含有更多咖啡因。
咖啡豆應該放冰箱冷凍或冷藏來保鮮嗎?
一般家庭保存建議:
若您的使用量較大,建議將咖啡豆儲存在密封保鮮容器中,放置於陰暗陰涼處(例如廚房櫃子最內側),這是日常最穩定的保存方式。
高階豆保存方式(推薦冷凍):
若您購入的是高品質或精品咖啡豆,並希望延長風味壽命,可以採取「分裝冷凍」的方式保鮮,但需遵循以下原則:
分裝為單次沖煮量(例如每包15g)
使用密封袋或真空袋包裝好每一份
放入冷凍庫中保存(非冷藏)
使用時,直接從冷凍取出立即研磨沖煮,不可退冰或回溫
絕對避免重複冷凍與解凍,這會導致水氣凝結進入豆子,嚴重破壞風味與品質
⚠️ 請避免將整大包咖啡豆放進冷凍庫中,每次取用一小部分。這樣會導致豆子反覆接觸空氣與濕氣,是最常見也最致命的保存錯誤。
這種分裝冷凍保存法已廣泛被頂尖咖啡專業人士所採用,能有效延長咖啡豆的風味穩定期,特別適合珍藏稀有豆款或比賽用豆。
為什麼我沖的咖啡總是那麼酸?
造成酸味過重的原因很多,但對新手而言,最常見的是「萃取不足」。這可能是因為研磨太粗、水溫太低或沖煮時間太短,導致水中來不及溶解出足夠的甜感與醇厚物質來平衡酸質。你可以試著將研磨調細一點,或用稍高一點的水溫來改善。
包裝上寫「100%阿拉比卡」就代表是好咖啡嗎?
不一定。阿拉比卡(Arabica)是精品咖啡的主流品種,通常風味較佳、酸質優雅。但它只是一個品種名。咖啡的好壞,還取決於產地、處理法、烘焙品質與新鮮度。此外,高品質的羅布斯塔(Robusta)豆也能帶來獨特的風味與醇厚度,尤其是在義式配方中。
從零散知識到系統化學習:專業咖啡課程的必要性
透過上面的問答,你可能解決了一些疑惑。但你很快會發現,新的問題層出不窮。「研磨要調細多少?」「水溫要提高幾度?」咖啡的世界,是由無數個相互關聯的變因所組成的。東拼西湊的零散知識,很難讓你建立起一個穩固的沖煮邏輯。
這就是為什麼一堂專業的咖啡課程如此重要。它提供的不只是一個個答案,而是一整套「解決問題的方法論」。在課程中,你將:
- 學習完整的萃取理論,從根本上理解每個變因如何影響風味。
- 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透過大量的實作練習,將理論化為穩定的肌肉記憶。
- 建立起自己的感官標準,學會如何品嚐、如何描述,並知道如何根據品嚐結果來調整你的沖煮。
參加一個好的咖啡課程,是從新手到行家最有效、也最不會走冤枉路的投資。
結論:告別迷思,擁抱真正的咖啡科學
破解迷思,建立正確的觀念,是你享受咖啡樂趣的開始。我們希望這篇文章能為你的咖啡之旅提供一個清晰的起點。當你不再滿足於只是「知道答案」,而是渴望「理解原理」時,就代表你已經準備好邁向更專業的層次。
桑桌咖啡學院提供從入門到高階的全方位 SCA 認證咖啡課程,我們期待能成為你探索咖啡科學、建立專業技能的最佳夥伴。